預算過程中的一些經典“問題”
一些朋友的疑惑中可以看出,許多人對一些預算理論存在認識模糊,我想主要是因為,中國的定額預算從50年代就已經開始直到21世紀,60年的歷程,雖然許多內容是在否定中重生,但一些內容特別是基礎性的理論卻是永恒不變,現在學預算,大部分做表面文章,學習的內容無非如何軟件算量,算出量后套什么定額子目,套完定額怎么取費,取完費后怎么調價,最后發現了報價丟項怎么追補損失。如果一個工程從頭至尾沒有徹底搞明白的地方,下一個工程很可能繼續重蹈覆轍。許多問題可以載入經典笑話之列:
問題一:“我認為定額給的含量少了,定額含量應該怎么算?”
結論:回答問題之前應該先探討一下到底誰是傻子,專家?還是提問者?
如抹灰這樣的傳統工藝,從50年代專家就在研究其他材料含量的組成,現在雖然驗收標準提高了,材料含量也不應該隨之有大的變化。
問題二:“措施費投標報了價,結算時沒做要不要扣減?”
結論:造價人員報價中出現漏項是可以原諒的,但出現增項是不可以原諒的。
投標報價本來就是減了又減,折了又折才能獲得中標的概率,怎么會出現無中生有的措施項目,使用更合理的新項目取代原有的舊項目不能算是報了價沒做。
問題三:“投標下浮多少能中標?”
結論:哪個專家能回答準這個問題他還用得著在答疑中回答問題嗎?
與這個問題還有相似的如:“施費應該怎么取?”相信造價專家閉著眼睛能出單價,但不信哪個專家能閉眼造出措施費,更不敢確定誰一定能造出中標價。